(2019年1月10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绥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安志强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绥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影响,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放缓、提质增效、风险可控,基本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标任务。
(一)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列入人代会主要目标9个,全年达到预期指标4个、接近预期指标4个、未达预期指标1个,预期目标任务总体实现进度91.3%。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98亿元,增长11%。其中:一产完成36.55亿元、增长6.3%,二产完成36.85亿元、增长6.8%,三产完成55.58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3:28.6:4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6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6亿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71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1.84亿元、5.95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0199元、12576元,均增长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6%。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2018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50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3.5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1.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1.43%。新开工重点项目45个,累计入库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个。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全年各级各部门争取资金13.7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3个、资金3.84亿元,排全市第一位。
(三)主要工作成效
列入2018年人代会报告的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等方面重点工作事项162项,完成率92.3%。主要成效如下。
1.脱贫攻坚纵深推进。始终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民生工程。扶贫战略深度发力。坚决抓好“五个专项治理”[1]和“春风行动”“夏秋攻势”,调整优化“432”帮扶模式[2]。坚持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脱贫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贫困人口5456人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四场硬仗”[3]持续深入。完成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03户3039人,实现就业1075人;建成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8个,带动贫困人口1.2万人脱贫增收。农村组组通公路完成797公里。实施教育资助46612人次,兑现资助资金174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100%,住院费报销比例高于9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三改”[4]4725户。小康短板不断完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5个,解决14641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通讯基站245个,新增光缆4080公里;小康讯建设投入9025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入7300万元,覆盖20个贫困村。投入3385万元实施小康寨项目335个,受益群众42515人。
2.第三产业加速升级。始终坚持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8年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2.09亿元。创新规划引领。围绕《绥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聚焦旅游康养集聚区建设。完成清溪峡度假山庄和汇善谷温泉康养基地建设,雅泉公园一期工程正在收尾,世界风情文化园——婚博园项目主体施工。完善功能配套。酒店接待床位数累计1万余张,建成投运卧龙湖酒店,唯中酒店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称号。建成旅游厕所12座,实现景区景点旅游公厕达标全覆盖。县内旅行服务网点累计13家,旅行社1家。创建品牌示范。2018年申报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6个,累计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3个、AAA级景区4个。卧龙湖水上运动基地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近仁阁获评省级精品旅游客栈,茶花山庄、山水农家乐、乡村渔家获评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丰富旅游业态。先后推出了双河洞“软探险”“洞穴露营地”、红果树“7D玻璃吊桥”“玻璃滑道”、神山“欢乐水世界”等新业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拓展客源市场。2018年与重庆如臆国旅、成都优创国旅、广州砖石假期等旅行社深度合作,全年输送游客11万余人次。加速产业融合。福轩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红瑞养生度假基地、华夏久康中医药养生谷等旅游康养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以新城区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平台,智慧文化广场、林达阳光城、恒信利金街等城市综合体快速推进。金融保险业稳步提升,持续加大引金入绥力度,人行绥阳支行搬迁入驻金融集聚区,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驻,累计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挂牌成立保险公司11家。文化及会计律师服务业不断兴起,引进成立了绥阳县新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文化传媒市场主体40户,会计服务业7户,法律服务业1户。现代商贸服务业加速发展。投资6800万元建成农商旅互联综合体,贵州冷投绥阳县冷链物流综合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2亿元。注册登记物流快递企业20家,全年完成进出货物500万件。新增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排全市第一位。
3.新型工业提质步稳。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聚焦产业转型省级和集聚发展。园区平台不断夯实。紧盯“一区两园”[5]发展平台,修编完成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有序推进,经开区棚户区改造主体施工,开发区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实施开发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清退“僵尸”企业4家。煤电锰2×150MW自备电厂成功并网运行,40万吨锰系合金建成试产。发挥“双千工程”[6]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15个,完成技改投资6.2亿元。引进项目13个,新增入园企业12家。昌义航精密制造、辣椒烘干线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4.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8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55亿元,粮食总产量23.64万吨。农业结构持续优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17万亩。新建农业园区15个,累计建成农业园区35个。投资1.68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4个。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实施“稻+鱼”“稻+鸭”示范面积1.08万亩;完成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绿色防控核心示范面积1.05万亩。种植辣椒33.1万亩,鲜椒产量2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种植中药材1.4万亩,其中金银花9000亩。全县金银花干花产量1800吨,总产值1.4亿元。林下造竹13.72万亩,低效方竹林改造1.5万亩。生态农业巩固提升。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家27.05万亩,完成保供蔬菜种植11万亩,食用菌生产300万棒。完成肉类总产量4.09万吨,禽蛋产量0.39万吨,水产品产量0.31万吨,完成生态畜牧业总产值10.78亿元。农产品加工率50.1%。品牌培育成效显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2个,“黄杨小米辣”地理标识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51个、专业合作社73个,通过“三品一标”[7]认证43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电商21个,实现总产值18.6亿元。获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累计36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30个。
5.城乡统筹协调并进。推进区域差异化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培育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增强城乡要素集聚。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完成洋川撤镇设办,“撤县设区”顺利推进。新增城市路网8公里,城镇化率48.31%。实施棚户区改造8775户,碧桂园、龙泉壹号、敦盛花园等一批房地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实施风华示范小城镇和郑场、茅垭等特色小城镇项目21个,累计完成城建投资98亿元。完成95个村庄规划编制。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G75复线绥阳段和绥正高速全速推进。G352、S101太白至黄连、X323郑场至小关等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有序推进。东山至机场路口贯通,牛心至县城市政工程加快建设。2018年完成通村公路96公里,累计完成644公里。城乡发展要素不断集聚。绥阳变220千伏至风华变、永山变11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投资2100万元,建成500千伏诗乡变二期。完成城乡垃圾收运系统二期工程,分别实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建设项目30个。实施城乡增减挂钩新增土地3400亩。青龙堡水库、团山水库、后河沟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推进。
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贯彻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环境保护全面加强。顺利迎接中央环保督察、中央巡视生态环保、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各项督察检查,完成37件信访件和26个问题整改。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蓝天保卫有力有效。坚持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持续整治燃煤锅炉,强化重点行业烟尘、粉尘治理及环境在线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严厉打击各类施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车辆1289辆,处罚工地8家。发布施工企业“红黑榜”18期,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生态治理持续加大。严格落实“河长制”[8],加强重点流域和河湖库水环境保护监管,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90%。完成郑场、小关等7个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其中退耕还竹1.6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0.5万亩,森林覆盖率57.97%。
7.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放管服”[9]改革,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大整治行动。改革领域全面深入。开展9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清理取消证明事项64项。政务便民一站式服务大厅建成运行,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集成套餐审批21项,开通户籍业务、投资项目等网上审批。深入开展“多证合一”[10]“电子营业执照发照”等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800余户。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10.75万户,颁证率96.6%。新增农村“三变”改革[11]试点村24个,累计39个,其中贫困村25个。顺利推动公办学校薪酬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经济体制、综合执法体制、公立医院等重点改革事项。供给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12]五大任务。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去房地产库存61万平方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全县大工业用户实现政策性降低用电成本650余万元。“贵园信贷通”累计向1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700万元。巩固营改增成果,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收入26289.4万元,增值税减免7949万元。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个;申请专利289件,其中发明专利180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创新对外开放新平台。开展各类招商活动60余次,招商项目61个,引进高技术企业3家。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一带一路”[13]等发展战略,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引进温泉特色小镇、居然之家、椒之源辣椒深加工、诗乡医院、信安堂医疗药品配送等项目。
8.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义教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施26个改薄工程,建成投用实验一小、实验二小、育红小学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4000余个。投入9380余万元购置乡村学校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全面消除“大班额”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82%。卫计体系全面提升。大力推动三级医院和甲等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新建1个中医馆。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贯彻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14.39‰,人口自然增长率8.38‰。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达37.2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亿元、支出8.54亿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累计救助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对象27.12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8638.22万元。建成老年养护楼、救灾物资储备库、日间照料中心等民生工程。温泉敬老院医养结合试点投入运营。创业就业持续稳定。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769人,实现就业创业1823人。新增城镇就业122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文化体育蓬勃发展。“张喜山祠”展馆项目加快推进。新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5194户。新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6个。“双河溶洞景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挂牌成立汇善谷书院。卧龙湖水上运动中心建成投用,成功承办了贵州省第十届运动会水上项目比赛。双河溶洞探险项目获省级洞穴探险基地称号。举办了校园足球示范校联赛、徒步健身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安全生产持续向好。持续抓好“平安绥阳”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力抓实“双提升”工作。成功应对7.02洪灾等自然灾害考验。国防、武装、消防、工青妇、残联、老龄、档案、气象、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协调推进。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突出,配套功能和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发展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生态环境脆弱,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压力较大,绿色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三是脱贫攻坚面临产业短板,民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四是产业规模小而散、结构不优、技术单一,集聚效应和发展融合度不够,发展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任务较重。五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不足,投资增长乏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加大。六是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发展动力不足,审批环节多、手续繁琐、企业成本高等营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改革步伐仍需持续推进。对此,我们将采取积极的措施,认真加以应对和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改革驱动、突出民生导向、突出项目带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增强创新、生态、旅游和城镇发展竞争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效,着力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推动“十三五”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落实。
围绕上述思路,201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2018年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更好地体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是突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紧紧围绕小康指标体系,主攻脱贫攻坚薄弱环节,围绕“小康八项行动”[14]、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扬长补短,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是强化精准对标找差距补短板。紧盯标杆地区,紧扣追赶指标,坚持“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2019年主要目标增幅原则上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领域短板。
三是聚焦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将经济发展的增量逐项落实到具体项目和重点工程中,抓实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着力增强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均衡发展。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积极适应新常态,精准对标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标准,着力解决民众最为关心、发展最为迫切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
(二)主要目标
——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2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控制在市下达计划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以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重点工作
为确保以上目标任务的有力推进和顺利实现,拟定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1.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强化创新引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落实经费投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认定,申报培育“小巨人”企业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聚焦人才战略。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力争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10名。深化科研合作。加强与遵义院士工作中心等机构合作,力争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新建校企合作联盟1个。
2.着力促进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紧盯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加大“双千工程”建设。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煤电锰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轻纺工业等产业,引进重点产业投资项目5个以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企业扩能技改8家。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强化煤电锰一体化循环基地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稳定生产。加强大连环嘉集团、双胞胎、腾峰医疗、椒之源等签约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速项目建设进度,实现昌义航精密制造、体外试剂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园区路网、标准厂房、棚户区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深化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完成青龙堡、团山、后河沟水库建设,开工建设小关飞水水库。加快洋川、郑场等8个乡镇城乡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调减玉米种植3.34万亩。加快福轩现代休闲农业等35个农业园区建设。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辣椒经营主体2个、地标1个。种植辣椒33万亩,其中规模化种植3万亩。新增金银花种植1.5万亩,实现金银花年产值2.5亿元以上。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7万亩以上。完成肉类总产量4.35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
3.着力加快第三产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康养集聚区建设,推进旅游景区景点综合开发和“旅游+、+旅游”工程快速建设,加快红瑞养生度假基地、华夏久康等融合项目建设,启动温泉康养小镇。支持开发建成景区景点升级打造养生体验、休闲养老、保健养生、避暑度假等养生产品,新建景区景点要结合资源、生态、气候等优势融入健康、养生、养老、康复等元素。创建AAAA级景区1个,创建AAA级景区(点)5个。加强配套服务功能。完善3A以上景区充电设施。新建A级厕所5座。新增住宿床位1000张,建成丘比特大酒店,新增酒店2家;启动螺江九曲公园酒店建设。积极发展地方特色美食产业,构建安全卫生餐饮业体系,健全餐饮业诚信体系“红黑榜”制度。加快建成林达、螺江美食城,推动地方特色餐饮业加速发展。完善市场物流体系。建成居然之家家居市场,加快推进贵州冷投绥阳县冷链物流综合体、汽车综合交易市场建设。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家。
4.着力统筹城乡建设,加快融入主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功能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主动融入遵义市“大都市圈”,深度融入黔中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加快绥阳至新蒲城市干道、G75复线建设。积极融入黔北经济圈,完成绥正高速公路建设。实现G352、S101、绥阳收费站至县城市政工程、X323郑场至小关等公路建成通车。启动老城区路网规划编制,打通市政路网“毛细血管”,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施通村公路347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87.3公里。增强民生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公园、停车场、休闲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以幸福大道和诗乡大道延伸段为主轴的活力新城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等楼宇经济,积极构建特色商业街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商贸物流集聚区。提高城乡发展水平。加快龙泉壹号、碧桂园二期、林达阳光城、敦盛花园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风华示范小城镇,郑场、茅垭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宽阔红河、蒲场新场2个示范点建设,规划一批中心村和田园综合体项目。
5.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夯实发展基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641.1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重点流域断面和城乡污水处理在线监测,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加大农产品主产区土壤污染监测、治理和修复工作。大力开展城乡增绿行动,实现森林覆盖率59%。严控资源利用上线。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资源能源总量和强度双管控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功能为目标。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资源能源管控,实现节能减排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计划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以上。保护耕地红线106.5万亩,大力开展500亩以上坝区保护工作。严防环境质量底线。确保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实施环境分区管控,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管理要求,确定分区域、分流域、分阶段的环境质量底线目标。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各类环境管控单元为对象,建立各环境管控单元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
6.着力改善民生需求,促进普惠均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四场硬仗为主抓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领域短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加快农村脱贫产业培育壮大,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以驻村帮扶为桥梁,强化“432”帮扶责任,深化帮扶措施,实现贫困人口5500人脱贫。夯实社会保障基础。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创业就业精准扶贫,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巩固义教均衡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向优质教育发展,加快补齐教育民生领域短板,完成实验幼儿园改扩建等4个项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实训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进学校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健康绥阳。加快推进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门诊大楼等项目建设。完成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和整体搬迁,开展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县、乡、村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大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开展省级精神卫生示范县创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镇村公共体育设施。
7.着力扩大改革开放,深入交流合作。深化改革力度。完成符合国家省市要求的县级机构改革。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绩效管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后续工作,加快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实现集团化、差别化发展壮大。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达49%以上。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社会救助、殡葬管理、事业单位等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力度,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绥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全面深化营商环境大整治。完善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推行网上在线监管审批,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趟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兑现营改增、降成本等减税减负政策。加强“双随机、一公开”[15]和“双公示”[16]工作,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提升政务信用环境能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全覆盖。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立足招大引强,引进优强企业,积极推进招引项目落地建设。
8.着力重点项目支撑,稳定经济增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绥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把手工程”,切实发挥投资引领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狠抓有效投资,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抢抓国家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稳定投资的政策机遇,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补齐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短板,加强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储备,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强化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深化“五个一”[17]工作制度;强化督查推进和典型曝光,形成倒逼工作常态机制;强化瓶颈破解和制约化解,充分保障发展要素。2019年计划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80个,计划投资110亿元。狠抓招商引资,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项目建设,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细化配套措施,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狠抓风险化解,切实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坚决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开创新时代建设新绥阳而努力奋斗!
附件:
《绥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报告》有关用语说明
[1]“五个专项治理”:指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贫困人口错退专项治理、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专项治理、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
[2]“432”帮扶模式:指县级领导帮4户,科级领导帮3户,一般干部帮2户。
[3]“四场硬仗”:指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住房医疗教育。
[4]“三改”:指改厨、改圈、改厕。
[5]“一区两园”: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和煤电锰产业园、风华产业园。
[6]“双千工程”:指“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
[7]“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8]“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9]“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0]“多证合一”:在已实施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统计证“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向申请者颁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号等一照两号或多号的“多证合一”的营业执照,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再另行颁发相关许可证件的统一联动的登记方法。
[11]农村“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12]“三去一降一补”: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3]“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小康八项行动”:指实施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房、小康寨、小康讯、小康业、小康绿建设。
[15]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6]“双公示”: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作出决定后上网公示的制度。
[17]“五个一”:指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帮、一个牵头机构、一套服务班子,一抓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