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李滨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绥阳县2015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报告(草案)》。现在,2015年全县财政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根据《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县长余航海同志的委托,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15年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查。
一、2015年全县和县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千方百计抓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全县经济承压前行,圆满实现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经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99,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58,000万元,增幅分别为16.12%和17.97%;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790万元,增幅(比上年年初预算)7.60%。
据年终决算反映, 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00,537 万元,为年度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101.55%,比上年实绩增收15,283万元,增长17.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251万元,为预算的100.43%,比上年实绩增收9,087万元,增长18.4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3,532万元,为预算的93.62%,增长15.04%;非税收入完成 14,719万元,为预算的 127.99%,增长30.0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241,518万元,为预算的 95.73%,增支 29,286万元,增长13.80%。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51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91,821 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3,340万元、上年结余2,651万元,调入资金4,836万元,收入总计300,89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41,518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43,340万元,加上解省市支出 4,370万元,支出总计289,22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 11,67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0,018万元、净结余1,653万元(详见附表1)。
(二)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 56,26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956万元。由于收支形势发生变化,经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56,03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141,477万元,加中央和省市下达特定用途专项等86,55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终预算数为228,036万元。
201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198万元,为预算的100.29%,比上年实绩增收 9,004万元,增长19.08%。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7,815万元,为预算的95.52%,增支24,560万元,增长12.71%。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198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70,59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3,340万元、上年结余1,664万元、调入资金4,836万元,收入总计276,6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17,815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43,340万元,加上解省市支出4,370万元,支出总计265,52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1,10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0,018万元、净结余1,086万元(详见附表2、3)。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8,164万元,为预算37,796万元的127.43%,比上年减收48,984万元,下降50.42%。主要是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房地产市场疲软,招商引资困难,投资乏力,土地交易减少。其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97万元,增长73.2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367万元,下降50.09%;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1万元,下降52.17%;城市基础设配套费收入391 万元,下降71.95%;新增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92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8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4,227 万元,为预算63,512万元的85.38%,减支54,063万元,下降49.9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737万元,增长173.98%;城乡社区支出51,420万元, 下降51.80%;农林水事务186万元,下降49.32%;新增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万元;其他支出1,774万元,增长195.17%。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48,164 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79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0,725万元、上年结余 17,448万元,收入总计170,13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4,227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0,72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2,372万元,支出总计157,32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81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2,320万元,详见附表4)。
(四)县本级重点支出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15,435万元,下降39.57%;公共安全9,890万元,增长22.26%;教育58,158万元,增长18.60%;科学技术2,292万元,增长106.67%;文化体育与传媒2,068万元,增长41.55%;社会保障和就业10,957万元,增长20.50%;医疗卫生34,176万元,增长31.23%;节能环保7,039万元,增长34.53%;城乡社区事务2,011万元,下降32.01%;农林水事务32,700万元,下降2.57%;交通运输1,623万元,增长15.10%;住房保障支出34,739万元,增长38.50%。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有关情况说明
1.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短收安排情况。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198万元,为预算的100.29%,增长19.08%,超收16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短收2,668万元,非税收入超收2,829万元。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影响,税收收入增长放缓,增幅同比下滑8个百分点,出现大幅短收,而非税收入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出现大幅超收,收入质量下滑明显、收入结构不合理,可持续性不强。
2.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情况。2015年全县共获上级转移支付补助191,821 万元,比调整预算增加12,658万元。一是返还性收入 2,227 万元,比调整预算增加43 万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8,363 万元,比调整预算增加12,615 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加 2,468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增加 1,619万元;中央和省、市下达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特定用途转移支付收入增加 8,528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71,231万元,按中央和省、市指定用途安排支出。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161万元、公共安全1,601万元、教育 6,998 万元、科学技术2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91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5,180万元、医疗卫生8,348万元、节能环保 6,49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 555万元、农林水事务17,552万元、交通运输72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02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2,300万元、住房保障 18,85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189万元、其他支出100万元。
3.上解上级支出情况。上解上级支出4,370万元。主要包括:划转各地负担地税经费及省集中4%城建税上解800万元、省对下体制调整金融保险营业税清算及收入增量上解3,380万元、定额结算补助上解190万元。
4.重大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15年县本级共安排重大项目及民生资金43,900万元。其中偿债8,400万元、人员增资17,300万元(主要包括工资改革、公积金和新进人员增资)、村干生活补助1,300万元、园区体制1,13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配套967万元、四在农家及一事一议配套900万元、烤烟生产500万元、金银花及生猪产业发展扶持300万元、干部交流楼建设500万元、招商引资150万元、重点项目前期经费182万元、教育发展专项经费2,100万元。
5.预备费动用情况。全县预备费年初预算1,611万元,调整预算时乡镇调减111万元。即县本级预备费预算 1,500万元,实际动用1,477万元,其中用于安全隐患治理、疫病处置、应急防范等难以预见的开支1,223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公民素质先进县创建、金银花产业发展、项目观摩、指挥部等临时机构和单位工作经费254万元,所余 23万元转入年终结余。
6.其他支出安排情况。2015年全县决算其他支出100万元,主要是省财政下达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
7.重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工资政策落实情况。在2012年实施第二步津补贴、2013年实施住房增量补贴、2014年实施第三步津补贴的基础上,2015年又筹集资金逾1.1亿元兑现国家统一的工资改革政策。据此计算,截至2015年,我县仅住房公积金未完全执行到位,计提比例执行到10%,差2个百分点。但2016年计提比例已按12%执行。二是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2015年,我县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项目资金配套政策,全年共计落实各类配套资金9,443万元,涉及项目48个(详见附表5),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8.一次性收入情况。2015年具有不可持续性特点的一次性收入约9,790万元。其中绥阳中学资产处置收入6,500万元、鸿泰公司产权变更契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3,103万元、出租车经营权出让收入60万元、捐赠收入127万元。
二、人大决议和审计决定整改落实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县紧紧围绕县人大有关决议和审计建议,认清差距,积极进取,锐意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努力克服整体经济下行,煤炭、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财政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财政支出突破24亿元,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精神,全面开展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核查,共收回2012年及以前年度部门实际结转结余资金1,670万元。收回资金主要用于2015年工改调资和民生配套等重要支出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创新投入方式,全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等重点民生支出完成19.53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80.74%,较上年增长22.13%,增支3.54亿元。其中启动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寨项目479个投入资金5,8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投入资金540万元,“一折通”发放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7,699万元,受益农户10.72万户,受益农民45.3万人。四是坚持以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服务财政改革。全面开展民生领域三年铸廉行动及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做好存债清理,新债规模争取、债券置换和在建项目融资。严格执行《预算法》,县直65个预算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财政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建议。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着力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夯实管理基础,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认真清理往来款项,今年以来,已清理收回各项借款17,098万元,拨付暂存款项29,982万元。同时,强化资金调度,加快支出进度,确保支出需要,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
三、2016年1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财政总收入。1-6月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6,141万元,占预算的58.53%,同比增收(以下简称“增收”)11,981万元,增长22.12%,增速排名全市第6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6,035万元,增长32.07%,绝对额排名全省第13位,增速排名全省第7位。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是按新体制计算(同口径比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816万元,占预算的58.18%,增收8,487万元,增长28.94%,增速排名全省第14位、全市第4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8,510万元,增长38.96%,占比75.39%,排名全省第12位、全市第10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2元,排名全省第17位、全市第8位。二是按老体制计算(5-6月营改增还原为营业税比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734万元,占预算的58.05%,增收6,077万元,增长19.20%,增速排名全市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8,428万元,增长38.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5.17%。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截至6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4,874万元,为预算205,811万元(年初预算167,290万元,专项指标38,521万元)的65.53%,增长21.61%,增支24,020万元。其中,八项重点支出完成113,801万元,增长30.93%,增速排名全市第3位。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78万元,占预算的15.71%,下降63.4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816万元,占预算的 8.72%,下降860.93%。主要是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投资乏力,土地交易减少,收入和成本支出相应下降。
(三)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逆势而上,圆满实现“双过半”目标。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半年进度分别达58.53%和58.18%,分别超全市平均进度2.44和4.62个百分点,超序时进度8.53和8.18个百分点,皆排名全市第4位。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体制)增速分别达22.12%和28.94%,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74和15.35个百分点,远高于年初人代会批准预期增长目标12.40%和11.59%的要求。在财政收入基数增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2.税收收入增长强劲,收入质量改善明显。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速达32.07%,比上年同期提高25.1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体制)中,税收收入占比75.39%,比上年同期提高10.58个百分点,在全省、全市的排名位次分别提升20位和5位。收入质量明显改善。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较好,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在财政收入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努力盘活存量资金,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半年来,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八项重点支出完成113,801万元,占全县总支出的84.38%,并在资金调度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确保了公积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奖励和车改补贴的顺利提标和兑现,各项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投入效果明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预算收入实现难度大。一是“十二五”期间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27.18%和28.72%,持续高位运行,收入基数增大,加之受各方面条件制约,部分重点项目开工不足、进度缓慢,而税源又相对枯竭,完成全年收入任务难度增加。二是我县产业发展仍处于输血培育阶段,反哺优势尚未形成,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财政收入对煤炭、烟叶和基建项目的依赖性十分突出,而受供需失衡、烟叶收购受计划限制和总体经济下行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烤烟增收困难、国家投资趋缓、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这都将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增长。三是政策性等减收因素明显。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省以下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6〕17号)精神,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业税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并实行新的税收分享体制。据初步测算,在维持年初预算不变且不考虑企业税负降低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减收8,900万元,若考虑“营改增”后企业税负降低,则减收金额将更大,预算收入短收将成定局。
2.财政支出压力加剧。一是人员经费连年大幅增长。一方面兑现国家各项津贴补贴资金压力大,以兑现公车改革补贴和乡镇工作津贴为例,年需新增资金约3,500万元;另一方面,新增人员支出大。以今年为例,全县拟新招聘行政事业人员约320人,加上公检法司协勤人员、城管临聘人员等,每年需新增支出逾2,000万元;二是“收支两条线”支出追加较大,地方可用财力不高,增加了县级财力平衡难度;三是由于财政增收困难,中央、省、市转移支付增量有限,县级财力紧张,而各项政策性、法定支出多,保民生、保稳定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难度加大。
3.财政暂付款居高不下。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四个聚焦”战略决策部署,我县加快了交通、城市亮化、人居环境改善等城镇和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发展建设资金需求较大,而县级财力又捉襟见肘,在融资平台借款暂未到位的情况下,部分资金由财政先行垫付,财政垫付资金较大(截至6月底,财政总预算暂付款大于暂存款3.92亿元),不仅占用预算资金,影响预算执行进度,而且给资金的正常调度带来了困难。
4.财政改革压力大。公务卡、动态监控、账户归口国库管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会计电算化、预决算公开以及预算管理体制等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上级皆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财政改革任务重、压力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
1.积极开源节流。一是围绕“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
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要求,全力配合搞好服务,
努力培育涵养财源;二是加强沟通协作,强化财税收入征管手段。加强与乡镇和公安经侦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打击偷、逃、漏税行为力度,堵塞征管漏洞;三是从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做到不该支出的坚决不支,可支可不支的尽量不支,
非支不可的力求少支,力争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重
点建设资金需求和人员增资需要。
2.加快暂付款清收。根据往来款的性质和内容,通过财力、融资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安排化解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清理、清收,压缩暂付款规模,同时严格规范新增财政对
外借款,确保重点建设项目资金调度。
3.加强债务管理。一是结合2014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清
理甄别结果,建立健全债务档案,纳入常规管理,随时掌握债务
的“借、用、还”情况;二是针对部份债务,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单位、个人争取项目或资金予以解决;三是认真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债券发行规模,并切实配合做好“国发〔2014〕4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项目融资,统筹各类资金,优先保障在建项目续建和收尾,努力解决发展资金需求,并严格按规定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四是加快土地收储及运营,积极探索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入民生建设投融资管理方式创新,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4.加大存量资金清理。按照上级的统一布署,认真抓
好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工作,促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用好
增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抓好惠民政策落实。一是继续深入抓好民生领域三年铸廉行动及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涉农补贴发放和惠农资金管理;二是加强争取,整合资金,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小康寨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三是认真落实脱贫攻坚“1+10”各项政策,确保中央和省、市刚性配套要求,持续推进城乡民生改善。
6.积极做好改革应对。积极稳妥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
认真研究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方向和政策规定,加强向上对接,
努力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切实做好“营
改增”后税收收入减少,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乏力甚至下降的应对措施。同时,对经过努力仍无法完成年初预算的,依法调整预算,确保收支平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
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完成全年预算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6.07.28修改定稿)2015年决算草案相关报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