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持续做好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建议
打印 关闭 【字号:

容: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康养休闲做优第三产业、精品打造提升绥阳美誉度”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重要产业来抓。这是给绥阳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制定了措施。

一、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县金银花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截至2021年10月,全县共有金银花种植面积16.27万亩,今年新增2.77万亩,实现年产干花1500吨,茶花45吨,叶子2000吨,总产值2.5亿元。已培育金银花企业20家,合作社15家,建成初加工厂房41余家。购置蒸汽杀青机、翻板烘干机等现代化烘干设备200余台,保鲜冷库8间。建成3条金银花茶生产线,1000亩金银花产业园区,入驻有百灵生物科技、苗老藤等4家企深加工企业。共计培育金银花种加销企业4家,注册有商标的企业6家,注册商标10余项,获得专利60余项。

2.我县金银花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县金银花相关元素含量高、纯度大、原生地道倍受各地客商欢迎。我县现已开发有金银花朵花茶、叶茶、红茶、绿茶等,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绿原酸提取物、牙膏等日化用品等。开发的朵花2000元/千克,药花干花94元/千克,产品增值明显。金银花绿原酸提取项目,通过提取金银花叶子中的绿原酸,提取产物作为兽药原材料,售价为16.8万元/吨;每吨叶子增值附加值约2.4万元;提取废渣可作为肥料、饲料原材料,售价一般为800元/吨,将原本价值不高的金银花叶子变成了高价值的“金”叶子。

3.我县金银花产业金银花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金银花产业化主要包括开发金银花食用品、金银花日用品、金银花药用品等,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金银花蜂蜜,金银花鸡等附加产业。同时,我县金银花具有过硬的“品牌”:2013年,绥阳获批“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向欧盟公布。绥阳小关金银花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作为全省第一批“5个100工程”建设园区。小关乡银花村(产品:金银花)获得农业部颁发“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2017年,绥阳县获得贵州省民族医药(苗医)非医疗机构示范基地认定;2019年,绥阳县纳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名单,绥阳县小关乡(金银花)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绥阳县国家金银花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2020年,绥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经国家发改委正式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存在的问题

1.有种植,但无品种。绥阳县人工规模化种植金银花历史悠久,但是至今也没有对其种植的金银花进行命名,无法形成属于绥阳金银花向外展示的品名。导致了绥阳金银花有其形无其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绥阳金银花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和向外推广种植。

2.有面积,但无规范。绥阳金银花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定种植规模和种植技术,并且《金银花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规程》已在2019年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但是,在平时的金银花产业发展中,该项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导致了绥阳金银花产业发展,种植品种混乱,产量较低,生产标准不统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有效的形成种植优势,向外展示的良好形象和标准。

3.有加工,但无品牌。绥阳县金银花现代加工,起步较晚,投入有限,不能全面满足绥阳金银花产业发展现代化加工环节的需求。同时,加工出来的产品,由于科技含量较低,只能作为简单的药用原材料产品,其精深产品金银花茶开发,金银花内含元素提取,金银花药用价值研发,金银花产业链延长等精深产品领域还是有待提高。导致绥阳金银花产品无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赢得空间,掌握主动,打响品牌。

4.有市场,但无话语权。绥阳金银花以品质好,一直都是金银花市场中的抢手货。但是,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金银花营销体系、物流网络,冷链储藏、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效果不好,导致绥阳金银花销售混乱,在市场上只有被动,不能掌握主动,只能听话于人,不能别人听话。

5.有文化,但无内涵。绥阳金银花发展了这么多年,在对外宣传、对外展示、文化挖掘中,没有形成实质,实物性的东西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导致绥阳金银花产业发展没有文化内涵注入,金银花第三产业发展基本还未起步。

三、建议意见

1.优化顶层设计,建立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一是县委、县政府将绥阳金银花产业持之以恒作为全县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金银花产业发展专门工作机构,有效落实机构工作人员,合理安排专项产业发展经费,继续出台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产业发展局面。为全县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二是组建产业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采取不断引进产业发展生产种植、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等专业技术人才,为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保障。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相关职能部门细化金银花发展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抓实抓细金银花产业发展,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金银花种子种苗培育、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品牌培育、质量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社会投资农业产业。开展金银花创业培训。扶持成立金银花小微企业。培育大量职业花农。

2.做好品种保护,加快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一是绥阳金银花是大叶灰毡毛忍冬的一个品种,有着品质优良,种植简单,增收明显,市场广阔等优点。尽快对种植的绥阳金银花进行命名,对下一步科学加快全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科学种植、辐射带动、品牌建设都有着迫在眉睫的必要性和十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融入金银花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工作中来,加快对绥阳金银花现有的种子资源保护,对种植的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繁育,不断加大种苗圃、育苗圃、炼苗圃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培育出适合产业发展的优质苗木品种,全力满足产业发展用苗需求。

3.规范种植技术,科学扩大种植面积。一是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对绥阳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提炼总结和推广应用,全力实施种植基地“GAP”(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论证,不断生产出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合格优质产品,确保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的生产发展原则,把适宜种植绥阳金银花的区域,要用强有力的措施,科学推进绥阳金银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立起省内最大的金银花种植科研及中医药实验基地。

4.加强合作共赢,着力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一是积极主动开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力度,开展对金银花初级、中级和深加工产品,形成金银花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牙膏、沐浴液、洗发水、香水、香皂等)、中成药(金银花胶囊、金银花含片、金银花口服液、口腔喷雾剂、金银花花露水等)、提取物(金银花浸膏、绿源酸等)、终端产品(复方药品)产业链条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金银花产业附加值。二是抓住绥阳金银花药食同源特性,加大对原产品饮品(绥阳金银花朵花茶、绥阳金银花五彩花茶、绥阳金银花花蕾茶、金银花露、金银花水、金银花糖浆、金银花酒等)产品的研发,增加绥阳金银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加大宣传力度,挖掘产业发展文化内涵。一是将绥阳金银花产业发展文化,生态价值与种植增效、康养休闲相结合,讲好绥阳金银花生产文化,传播致富增收故事。二是将绥阳金银花产品销售、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农业观光旅游一体化相结合,注入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实现产业兴旺,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绥阳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08号

提案的答复

                          

张开兰、陈永超等7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持续做好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优化顶层设计,建立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建山银花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按照“1+2+N”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山银花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今年4月,县委成立了绥阳县山银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涉及职能部门和15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山银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对接、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各项工作。今年6月,成立了绥阳山银花产业协会。产业发展重点乡镇设立专门的山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为全县山银花产业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二是抓规划布局,推动产业持续升级。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初步编制了十四五期间山银花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了《2022年山银花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抓实抓细山银花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向上对接,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21年以来,省级农业专项资金政策调整较大,主要采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的形式,主要由企业申报基金获得支持。我局积极指导有实力的企业申报,今年已完成农业现代化基金储备项目申报3个,申报资金1.76亿元。争取市级中药材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绥阳山银花产业发展。

二、关于对“做好品种保护,加快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建议

我县山银花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品种为大叶灰毡毛忍冬),品质极佳,为地方特有道地药材,其绿原酸含量高达7.79%,是《中国药典》标准2.0%的近3.9倍。但目前存在品种未得到认定和命名的问题,对绥阳山银花进行命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中药材品种认定命名是一项系统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申请认定的品种应来源于人工选育、引进或人工驯化,需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特征,需要提供药材植物源鉴定、品种选育、质量检测、抗病性鉴定等一系列认证报告,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前期我县与遵义市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合作开展了部分品种选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由山银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作专班牵头与重庆市中药材研究院合作开展绥阳山银花品种选育工作,李隆云副院长牵头推进,正在开展品种选种等前期工作,将加快品种选育、认定的进度,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认定命名工作。

三、关于对“规范种植技术,科学扩大种植面积”的建议

一是在规划种植技术方面。经过山银花产业发展的长期积累,以及实践总结编制出《绥阳山银花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花农种植生产。今年,我局组织开展山银花产业培训会4次,培训种植户及企业 300 余人,进一步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逐步解决种植户技术缺乏及种植不规范问题。二是在扩大种植面积方面。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绥阳县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及《关于创建2022年县乡农业产业示范点相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全县退耕还林任务下达山银花新增面积6万亩,全县共打造山银花示范点9个,其中县级示范点1个,镇级示范点8个。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新增山银花种植面积2.5万亩。

四、关于对“加强合作共赢,着力拓展产业链条延伸”的建议

一是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加工设施。目前,全县建成山银花初加工厂45家(今年新增5家)。有蒸汽杀青机、翻板烘干机等现代化烘干设备220余台,保鲜冷库11间。建成山银花茶生产线4条,1000亩山银花产业园区入驻有百灵生物科技、苗老藤、山银花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山银花深加工企业。现有山银花市级龙头企业5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我县由专班牵头,积极主动开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力度,开展对山银花初级、中级和深加工产品。今年4月,贵州百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绥阳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已签订1600吨山银花收购订单,并于2022年4月共同成立了绥阳山银花产业有限公司、贵州山银花实业有限公司。三是加大品牌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绥阳山银花产业有限公司含片厂已投入生产,与贵州苗老藤合作生产山银花牙膏,与绥阳金蕾公司合作生产山银花茶。正在与贵州百灵集团对接,贵州百灵负责技术研发与销售,绥阳山银花产业有限公司负责生产沐浴球、洗面奶、面膜、沐浴露等产品。目前,已开发产品有山银花朵花茶、红茶、绿茶,绿原酸提取物、牙膏、山银花含片等产品。2021年,我县已将山银花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申报,已进入申报名录库。

五、关于对“加大宣传力度,挖掘产业发展文化内涵”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山银花产业发展模式得到省、市高度肯定和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谱写了《金银花之歌》。同时通过参与国家、省级中药材博览会、展销会、中药材现场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山银花采摘节等活动,印制绥阳山银花宣传册,及拍摄山银花宣传视频,持续加大对产业的宣传力度。在贵州省第14届茶博会上,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播推介绥阳山银花,获得较好的宣传推广效果。今年6月底以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及省、市、县有关媒体相继报道绥阳山银花产业发展情况,7月1日新华社作了《贵州绥阳:小小金银花增收大产业》的宣传报道,7月6日中国新闻网作了《贵州绥阳金银花开迎丰收》的报道。进一步加大对我县山银花产业的宣传,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争取成立山银花产业发展中心,落实机构工作人员,做到专人专抓,统筹推进,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与重庆市中药材研究院合作,选育出适合绥阳种植的本地山银花品种并统一规范种植。同时,加大对现有育苗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对现有种植的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繁育,不断加大种苗圃、育苗圃、炼苗圃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优质苗木品种,力争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山银花种植标准化育苗基地。

三是进一步深入调研,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原则,重点集中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扩大山银花新增种植规模,加大老化植株的提质改造力度。

四是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持续打造“以花带旅,以旅促花”的休闲农业,实现农旅一体,将山银花文化元素和内涵注入到旅游业中并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五是加强产业发展氛围营造。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推动山银花产业发展格局,让全县干部群众“唱山银花歌,讲山银花故事,喝山银花茶”。真正让山银花产业在诗乡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惠于民。

2022年7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