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乡村行•看振兴丨宽阔镇:方竹笋抢“鲜”出山 绿色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
打印 关闭 【字号:

竹林苍翠,笋香四溢。时下,正是方竹笋破土而出的黄金时节,在宽阔镇天台村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漫山遍野的方竹林郁郁葱葱,一根根褐衣玉质的方竹笋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进林留母竹,就是高的、大根的,细根的最多就是在30公分之内,粗根的在40公分之内……”一大早,村民们在带班人员谢顺才的带领下,背着背篓穿梭林中,熟练地抓住竹笋中部轻轻一晃,伴随清脆的响声,一株株鲜嫩的方竹笋便落入背篓中。

方竹笋,因其竹竿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味美鲜甜,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被誉为“竹笋之冠”。宽阔镇凭借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所产的方竹笋品质尤为出众,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我们在宽阔镇区域内承包有3万亩方竹林,现在进入方竹笋首采期,其中天台村可采笋的面积有8000余亩,初采期产量不是很高,属于零星笋,每天大概采笋2吨。进入盛产期后,每天需要工人60名到100名,一直持续到11月初。今年风调雨顺,长势很不错,预计总采笋量300吨左右。”绥阳县裕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益胜望着长势良好的方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8年以来,天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竹林资源,大力发展方竹笋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精心抚育管理和连续几年的低效林改造,新建采笋步道和产业路,将方竹作为促农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导产业。

“我们按照合作社占51%,村民占45%、村集体经济占4%的比例进行分红,从最开始的亩产不到100斤到现在亩产1000斤以上,亩产量提升10余倍,品质和产量大幅增加。”宽阔镇天台村工作人员潘毓勇表示,“接下来,我村将通过低效林改造、林下造竹等方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通过一系列措施持续壮大方竹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天台村是宽阔镇发展方竹产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宽阔镇党委政府充分践行“坝区抓高效、山区抓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方竹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培训、改良品种、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为笋农提供全方位支持,如今宽阔镇的方竹面积共计6万亩,并按照“两年发笋,三年成林,四年采笋,五年成效”的目标,持续扩大方竹种植规模,推动方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我家也有4亩左右的林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用于方竹的种植。我就一直在这里务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工资的话平时是100元一天,采笋期是120元一天。现在主要是给老板带班,工资就是150元一天咯,一年下来都有30000多元的收入。”说起方竹产业,村民谢顺才连连称赞。

如今,小小方竹笋已成为宽阔镇撬动林业经济发展的“金钥匙”,茂密的方竹林不仅为群众撑起了“致富伞”,更描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