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卢永圣:诗乡“名师” 守护桃李芬芳
打印 关闭 【字号:

“用教育铸就学生幸福人生,为祖国培养优秀接班人才,誓为家乡绥阳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

这是绥阳县第三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卢永圣的职业理想。从迈入校门、站到讲台那天起,他就把身心融入校园,把情感倾注学子,默默耕耘了23个春秋。

“三教四学”做“活”课堂。

“同学们,大家看看《湖心亭看雪》这篇小品文存不存在有违常理的地方?讨论一下为什么不合理?是否看似不合理实则很合理?”

在绥阳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的语文课上,卢永圣向学生们抛出的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最后他总结道“抓住文中矛盾之处、有悖常理之处加以分析,就是解读文章的一种思路。”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善于在“思”上下功夫,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指明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卢永圣于1998年8月参加工作,在绥阳县茅垭中学任教,2009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调入绥阳县城关中学,2017年调入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工作。2019年,绥阳县组建第三初级中学,首批调入的卢永圣参与筹建,并作为教研主任负责教学业务。

如何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卢永圣思考的问题。早在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任教期间,他就受吕传汉“三教”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三教四步”教学法。调入绥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后,他唯恐“四步”的提法会让教学法变成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故又将“三教四步”教学法修改为“三教四学”教学法。

吕传汉教授的“三教”思想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革命性表达。“四学”即自学、互学、助学、查学,提倡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相互学习,还要学会自我检查学习效果,老师的助学则以“三教”思想为原则。

“’三教四学’教学法的想法就是先教思考,让学生逐渐形成学科思维,在学科思维的基础上最后树立学科思想,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让学生在未来的各行各业,都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高效的思维方式,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就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卢永圣说,“三教四学”教学法主要是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最终成为学习型人才,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从教以来,卢永圣就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一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一边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等品质大幅提升。在他的课堂上,找不到开小差的学生,大家都如沐春风般的专心听讲。

“卢老师在各个同学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男神一样的形象,很幽默,平常同学们也会和老师开玩笑,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友好,就像自己的家长、自己的朋友一样,我的语文成绩也是在他的教导下,从70几分提升到现在的120几分。”卢永圣幽默、独特、善于引导的教学风格,深受九年级(1)班的学生赵可怡喜爱。

名师引领 共促发展。

不管是在乡镇还是之后来到县城任教,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卢永圣孜孜不倦的追求。

因为业务素质过硬,从2010年开始,他先后执教县级和市级示范课,担任县级和市级优质课评委,从说课、备课、上课、评课、命题、文本解读、师德师风等方面为绥阳县教师开展讲座20余次。从2015年开始,他就开始担任绥阳县初中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2018年,他又被评为贵州省乡村名师,组建贵州省初中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绥阳县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他的引领下,一个个年轻教师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并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中流砥柱。他们纷纷主动上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积极参加县、市、省优质课比赛、技能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绥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的教师王明艳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卢永圣对她的传、帮、带,指导她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使得她在近年来的遵义市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

“以前我自己的备课的话随意性是非常大的,结构非常的凌乱,后来在卢老师的帮助下,让我知道了备课的一系列章法,以及去丰富教案的一些手段等等,其次就是在教学上给我的一些指导,不仅是我一个人,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都得到了卢老师很大帮助,我们在心里面其实都叫他师父。”王明艳说。

关于教育教学,卢永圣有着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想法。在城关中学执教的8年时间里,他率先探索自主命题,探究命题技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站位学生立场,命制出了符合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的测试卷和习题册,他的学生七、八年级时几乎不购买练习册。卢永圣原创试题的做法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所带的班级的语文成绩平均分一直居于全县前列。

如今,他已成长为遵义市中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库成员,参与了2019年的中考语文命题;在2021年的中考语文命题中,还担任了语文学科组组长。转战来到绥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后,卢永圣的先进命题理念也在该校的教学工作中继续熠熠生辉,使得学校的各个学科成绩都能名列全县前茅。

“这里面的试题大多数都是我们原创的,只有极少数是我们老师改编的,自主命题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老师命制试题的能力,只有老师知道题怎么考,他才知道怎么教;二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更了解,所以我们出的作业、试题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更有针对性;三是我们的教材每学期都在不断进行更新,它更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卢永圣指着一本由他组织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告诉记者,优秀的自主命题不仅锻炼了教师,也是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重要保障。

扎根家乡桃李芬芳。

来到绥阳第三初级中学后,相比之前任教过的学校,卢永圣的工作任务更重了。学校教务教科主任一肩挑的同时,还要执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他还是绥阳县初中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的组长和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

“几乎每天都是早上7点前到校,晚上11点之后离校。”工作压力前所未有,无休止的加班也接踵而至。班级教学、作业批改、培养青年教师、学校教务教科管理等工作以及各种会议,成了卢永圣的日常,忘记吃早餐吃晚饭已经成为常态,同事们都戏称他为“加班主任”。

近十年来,卢永圣已经成为遵义市小有名气的初中语文教师,远如贵阳的修文县,近如毗邻的桐梓县、湄潭县、务川县、仁怀市等,都曾邀请他去讲学。也因此,贵阳市、遵义市的几所公立学校,以及一些私立学校都先后高薪聘请他去任教,但他还是决定就在自己的家乡——绥阳这块土地上继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我是生在绥阳,长在绥阳,后来参加工作在绥阳,说实话,在我教学上对我有很大培养的人也在绥阳,他们给我以培养,如果现在我在教学上有那么一点经验,那么我也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我的家乡,为绥阳的教育贡献哪怕微薄的力量。”

卢永圣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教了大半辈子书,在村子里很受尊重,这种一辈子沉淀下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二来,也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坚守家乡教育,成了他的理所当然。

在教育领域深耕的这些年,大大小小的荣誉卢永圣也获得不少,县级“优秀教师”、绥阳县“模范学科带头人”、遵义市骨干教师等称号都是对他的认可,绥阳县优质课一等奖、遵义市优质课一等奖、贵州省优质课一等奖、绥阳县中考教学质量奖、绥阳县教改实验优秀成果奖、遵义市教研成果二等奖等荣誉都是对他业务能力的肯定。在前不久的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他又获得“名师”称号。

无论寒来暑往,卢永圣的脸上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他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有学生仿照先秦诸子的称呼尊称他为“卢子”,也有学生亲切的叫他为“圣哥”。他就像一个坚守在田地里的农夫,看着孩子们毕业了一拨又一拨,就像地里的庄稼一样收获了一茬又一茬,付出的每一个春秋冬夏,他都期盼能有着丰厚的收成。

“我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我可能就看到了二十年后这些家庭是什么样子,二十年后就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他们是一个品行端正,又刻苦好学、工作努力的人,我想这个家庭就会是幸福的,所以呀,每一堂课我都是带着一份良心,也带着对每一个家庭的这样一种期望和憧憬去教学。”卢永圣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不是收获多少荣誉,而是以己作舟,将一群群孩子渡往理想的彼岸;更是以心血铺路,指引一群群孩子去创造灿烂的明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