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县司法局聚力“三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
打印 关闭 【字号:

为切实将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转换成思想成果和行动成果,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投入到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绥阳县司法局聚力“三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切实增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宗旨意识,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用“真心”

“感谢党和政府,这个视频会见真是搞得太好了,非常清晰,非常方便!不然我这副残破的身体再来来回回往北斗山倒几趟,也不晓得还能不能等我儿子出来哟。”这是洋川街道桑木村在监人员高某的母亲在结束与儿子的视频会见后,激动地流着泪说道。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是绥阳县司法局2020年为方便在监服刑人员与亲属视频见面而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自开通以来,已为100余名亲属与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会见机会,极大方便了在家亲属与在监服刑人员的沟通交流,这是绥阳县司法局真心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为群众办实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定要聚焦群众危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实现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零距离”,用真心换真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用“恒心”

连日来,各乡镇司法所利用赶集日,在“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时间节点,结合工作实际在属地乡镇持续宣传相关法律和国家政策,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善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一直以来,绥阳县司法局用贯彻始终的恒心,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搞宣传,锲而不舍抓教育,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创建,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乡村治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用好用活民主法治载体,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49个市级、18个省级、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与此同时深入开展“法律八进”,精心组织“开学第一堂法治课”、“送法进个体工商户”、“法治体检”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引导全民树牢法治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用“匠心”

2021年1月19日,郑场镇群众彭某习惯性扔掉的烟头引燃了遵义大福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郑场镇栽种的600余棵果树,经该公司估算,造成的损失约为5万余元,彭某虽意识到错了,但是家里只有老两口,实在无力拿出这么一大笔钱。镇调委会3月24下午组织调解,但因双方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而调解未果。为了化解该矛盾,帮助老人家化解掉心头的痛疾,郑场司法所负责人与双方当事人近一个星期电话沟通联系数十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看到了希望。3月29日,郑场司法所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座谈,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当场支付了14000元赔偿款。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仅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时候需要司法行政人深入一线、参与调查、组织座谈。作为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的第一防线,人民调解过程的难易取决于当事人切身利益取舍、坚守的程度,常常充满艰辛,需要人民调解员发扬“匠心精神”,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精益专注,研究法理,及时准确捕捉有关信息,速度掌握事情动态,把握事件的成因和特点,站稳群众立场,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善于通过教育、协商、疏导、服务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有效的运用法理调解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