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全链条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见成效

 编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年来,绥阳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基础性手段,聚焦风险排查、分类处置、普法宣传等方面,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是风险排查网格化。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按照“以房找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工作思路,精准划“格”、科学组“网”,制定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印发《绥阳县基层社会治理有偿信息奖励办法》,激励网格员、联户长等及时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同时,以“力量下沉·网格赋能”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进万家门、聊万家情、解万家困”专项行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方位、多层次收集社情民意,确保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二是分类处置精准化。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由相关领域单位牵头成立15个专调委,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将婚恋家庭、涉法涉诉、房地产、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归口,引导群众正确向职能部门寻求帮助,有针对性地化解基层矛盾。实行“全程追踪+属事为主+属地为辅”办理机制,将上级交办、县级推送、下级报送的矛盾纠纷数据及时纳入贵州省综治平台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统一管理,根据矛盾纠纷内容确定标签并生成“红、橙、黄、蓝”不同风险等级,明确责任单位,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更有效。

三是普法宣传立体化。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统筹专(兼)职律师、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律师等资源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结合村(居)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乡土优势,组织开展法治实践、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同时,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热点,采取法治讲座、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性高、受众面广的普法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矛盾纠纷始于未发、止于未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