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绥阳县高度重视灵活就业群体就业创业工作,采取有效有力举措,搭好就业供需平台、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着力促进全县灵活就业人员稳岗增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聚焦“两项信息”,搭好就业供需平台。围绕“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搭好信息推荐平台,线上方面,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向乡镇(街道)、村居延伸,依托“绥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及时发布和深入解读相关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并依托“零零帮”微信小程序,开辟零工服务专区,打造“快速发布信息、及时对接洽谈、当场确认结果”的“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变“路边蹲活”为“指尖刷活”。线下方面,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并充分发挥绥阳县零工市场的作用,为零工群体和用工方提供政策咨询、用工登记等服务,促进劳动供需双方的信息开放共享。
二是聚焦“两大对象”,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充分激发“有创业意愿的灵活就业劳动者和市场主体”的活力,一方面,通过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组建创业指导团队等方式,鼓励灵活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积极创建绥阳经济开发区农民工创业园,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高质量开展SYB和网络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着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激发各类用工主体活力,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住县内就业基本盘。
三是聚焦“两类需求”,强化就业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全县高质量发展和“四化”建设需要,并结合部分新就业形态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施培”的原则,抓实抓好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依托县诚达公司、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组建培训阵地,整合相关培训资源,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培训项目,着力提升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技能。
四是聚焦“两个环节”,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围绕“摸排与援助”两个环节,进行精准施策,建立“疑似就业援助对象”动态摸排机制,将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纳入摸排范围,通过数据比对、集中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有效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免费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岗位推荐、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