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绥阳县立足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共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做优本土品种,破解种植难。充分发挥品种优势,抓好本地“金佛山”方竹种籽,大力开展育苗工作,积极动员群众种植“金佛山”,有效遏制“三叶竹”“云南方竹”等杂乱品种在县域内繁衍,确保品种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同时大力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深入结合产地环境与群众生产经验,总结提炼出“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劣留优。”等便于群众理解、具备可操作性的种植标准,切实推动方竹科学化种植。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破解加工难。大力支持方竹加工产业发展,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有效增加方竹附加值。一方面,紧盯行业内龙头企业,通过投资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持续引导“与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购买先进设备、增加生产线、研发新产品,确保加工流程自动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乡镇小型加工厂,通过持续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帮助其扩建升级,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破解监管难。针对全县造竹大户,建立一户一档,将具体图斑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通过各大户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建立基地内检员队伍,落实自控自检要求,严格按标准生产,一旦发现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将进行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安排专业人员随机抽取土壤、竹笋等样本检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四是推动协会发展,破解销售难。为促进全县竹产业健康发展,绥阳县积极引导全县种竹主体成立协会,通过选举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制定章程、工作制度等方式,有效增强公司(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造竹大户等各类造竹主体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抱团式”发展,切实推动“诗乡方竹”地理商标创建工作,同时以协会作为载体,进一步扩宽市场销路,有效助力全县方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