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林业绿化
绥阳方竹笋实现丰产丰收
打印 关闭 【字号:

绥阳县方竹笋实现丰产丰收

    金秋十月,绥阳县方竹笋又迎来一个丰产丰收年景:全县总产量5200吨,同比增产2200吨,产值达7280万元。

  方竹笋因味美肉厚营养价值高,被誉为笋中之王,绥阳县15个乡镇(街道)均生长有原生方竹。

  2000年以来,绥阳县成立竹产办牵头实施荒山造方竹、林下造方竹和低产原生方竹林改造。实施过程中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经验的大户为经营主体;以利益联接最大限度调动大户、村委、村民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县、乡两级竹产业协会经常性进行交流促进;县乡林业部门用“试验田”开路,总结出不同海拔、土质、坡面造竹要领;以示范点引领技术标准,以巡回林下课堂保证竹农栽种技术无忧。

  今年,绥阳县方竹林面积已达36.01万亩,是贵州省竹产业示范带。

  据了解,相比去年,今年大、中径节方竹笋每斤均价上涨1元,小径节方竹笋上涨2元。

  “原生态、口感好且营养丰富,绥阳方竹笋近几年被‘北、上、广’越来越多人知道和喜爱,以前他们不知道方竹笋,也不知道怎么吃,现在价格肯定是接连上升嘛。所以我就早点过来,怕别人‘抢货’。另外,我们公司还准备做大径节笋片批发,很多下级经销商都希望我们能提供火锅笋片,所以是非来不可。”

  重庆东易食品有限公司客商董小玲从事小径节鲜笋批发,近七年来每年都要在绥阳县方竹笋出产最多的太白镇收购200多吨竹笋。以前通过电话联系,由绥阳人给她收货直接发往重庆。今年她亲自开车到太白镇且进入方竹林区现场收笋。

  太白镇火秋坝村民组平均海拔1400米,20年前是太白镇最穷的边远村组,苗族村民马林只会打猎不会种植,曾经是当地最困难的家庭。农技干部手把手传技低产方竹林改造,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年又是丰收年,这个十月,我家平均每天入账3000元没问题。‘打光脚板’的日子永远不会有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据村干部介绍,火秋坝是绥阳县最早开展低产方竹林改造的地方,是低改成效最明显的地方。竹农程正华十余年来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每年出手的鲜笋200多吨,笋干近20吨,仅有30户的火秋坝像程正华这样“两手抓”的竹农就有6户。

  “今年,我们大户都用上了自动剥笋机,一些大户开发了初加工竹笋,一些乡镇像宽阔镇竹产业协会已经开始自己通过电商平台将鲜笋销往‘北、上、广’,枧坝镇已经申报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竹笋加工厂,太白镇还申报了运笋单轨项目让竹笋直接从竹林下山。青山成了‘金山’,而且含金量越来越足,成色越来越好,协会和竹农们的信心更足,竹产业增收的渠道和方式将更多。”绥阳县林业局副局长田茂勇说。

  “传统栽种实生方竹苗,要八年才有收益,我们通过‘试验田’,探索出了提前三年出笋技术。今年我们一个4000多亩的示范点实现了三年半出笋。我们还在低改林中扶壮原有的五倍子,今年挂果效果超出预期,绥阳方竹产业对技术干部和竹农来说都是大有可为,前景广阔。”绥阳县竹产办技术指导桑代礼补充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