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绥阳县非遗工作组织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绥阳文化的灵魂,为诗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升了新的品质。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建立健全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保护措施,结合本县工作实际,2006年底以来,相继成立了“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非遗办设在县文化馆。2007年以来,根据绥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杨进局长工作安排,由田丰永同志担任非遗办负责人,在主管局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县非遗资源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资料收集整理、归类存档、数字化建设、传承、保护、材料上报以及项目申报等工作。
二、非遗资源普查项目:188项
绥阳县非遗办负责人田丰永同志,在主管局领导下,组织开展非遗资源田野调查、数字化采集,足迹踏遍全县15个镇乡,涉及118个行政村350余个村寨、农家(院落)、社区、村居、名山、洞穴、学校、古迹等,涉及相关镇乡及村居负责人、戏班演职员、文化志愿者、农民兄弟等被调查人数3万余人(次),采访传承人3000余人(次),拍摄图片10万余张,采集音视频4800余GB,撰写文字200万字以上,普查项目十大类别188项。其中,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65项,传统音乐类15项,传统舞蹈类9项,传统戏剧类19项,曲艺类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8项,传统美术类10项,传统技艺类28项,传统医药类14项,民俗类15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30余项,重大发现项目10余项。
三、县级非遗项目:134项
经绥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4个(第一批26个、第二批25个、第三批26个、第四批57个),公布的县级非遗传承人35人。
四、市级非遗项目:29项
绥阳尖山苗族踩山节(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芦笙舞(勾脚舞)(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芦笙舞(滚地舞)(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织布(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刺绣(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 歌(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黔北唢呐吹奏(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绥阳枧坝阳戏(绥阳县枧坝镇红军街上)
枧坝米皮制作技艺(绥阳县枧坝镇红军街上)
绥阳土陶制作(烧制)技艺(绥阳县风华镇金承村、光明村)
昨夜等郎紧不来(绥阳县风华镇光明村)
诗歌吟唱(绥阳县洋川镇、旺草镇)
马马灯(绥阳县太白镇凤凰村马车灯戏班)
黔北花灯(绥阳县太白镇官庄村花灯戏剧班)
黔北花灯(绥阳县太白镇水坝村花灯阳戏班)
阳 戏(绥阳县黄杨镇金子村唐言神戏班)
阳 戏(绥阳县宽阔镇九龙村三圣神戏班)
古法造纸技艺(绥阳县茅垭镇茅垭村)
黔北竹编(绥阳县旺草镇广怀村谢氏人背篼儿)
黔北狮子灯(绥阳县坪乐镇顺河村狮子灯班)
黔北藤编(绥阳县大路槽乡大路槽村兴富藤编)
黔北打闹歌(绥阳县小关乡辅乐村)
童氏跳骨丹制作技艺(绥阳县郑场镇凤凰村传统医药)
少林俗家功夫(绥阳县郑场镇凤凰村传统武术)
黔北龙灯(绥阳县蒲场镇街上春节玩火龙习俗)
黔北龙灯(绥阳县蒲场镇街上端午节玩水龙习俗)
哭嫁歌(绥阳县风华镇牛心村)
黔北木雕(绥阳县风华镇银堡村)
黔北香肠腊肉制作技艺(绥阳县洋川镇严老妈腌腊食品厂)
市级非遗传承人17人。
五、省级非遗项目:17项
绥阳旺草竹编技艺(绥阳县旺草镇广怀村)
空心面制作技艺(绥阳县洋川镇保林村)
苗族跳花节(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绥阳苗族蒙哦(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芦笙舞(勾脚舞)(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芦笙舞(滚地舞)(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 绣(绥阳县枧坝镇尖山苗寨)
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绥阳县太白镇太平苗寨传统苗医药)
马马灯(绥阳县太白镇凤凰村马车灯戏班)
阳 戏(绥阳县黄杨镇金子村唐言神戏班)
皮纸制作技艺(绥阳县茅垭镇茅垭村)
狮子灯(绥阳县坪乐镇顺河村狮子灯班)
藤编技艺(绥阳县大路槽乡大路槽村兴富藤编)
童氏跳骨丹制作技艺(绥阳县郑场镇凤凰村传统医药)
少林俗家功夫(绥阳县郑场镇凤凰村传统武术)
龙 灯(绥阳县蒲场镇街上龙灯表演队)
土陶烧制技艺(绥阳县风华镇金承村安达陶瓷厂)
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
五、国家级非遗项目:项
目前,绥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暂无。
2019年6月19日
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