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绥阳县立足资源禀赋,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大力发展山银花产业助农增收。
一是统管统收保品质。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谋划山银花产业布局,在山银花种植相对集中连片的小关乡、郑场镇建立种苗繁育基地,依托科研院校专家团队,深入开展山银花提纯复壮工作。对所有山银花种植基地严格按照统一品种种植、统一田间管理技术、统一保价收购、统一原材料加工标准、统一市场销售“五个统一”模式进行管理,从源头上提升山银花产品质量,推动山银花种植标准化、集中化、规模化。
二是延链补链强产业。坚持将山银花深加工作为实现“二产”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山银花系列产品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切实延长产业链条。积极与省内外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最大限度挖掘山银花的茎、叶、花等药用价值。同时,着力引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龙头企业,围绕食品、饮料、化妆品、洗涤用品等领域,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推动山银花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截至目前,入驻山银花产业园的企业有6家,共开发产品50余款,注册商标25项。
三是联农带农促增收。采取“龙头企业+初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承租反哺、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机制,吸纳附近农民进行山银花采摘、烘干和初加工,将原本分散种植的“花农”组织起来,形成以小关、郑场、大路槽等乡镇为核心的种植区,辐射带动全县山银花产业的发展格局,促进农户增收。同时,加强与省、市农业专家合作,通过建设“田间学校”,以现场教学、指导,大户带小户模式,不断提高花农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全县有种植山银花的“花农”8829户35316人,户均收益4.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