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绥阳县持续深化巩固拓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扎实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活力,为绥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是聚焦文明积分锻造精神文明之脊。绥阳县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实施文明积分制度,将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内容纳入积分考核,群众通过“积分超市”兑换香皂、牙刷等生活用品,自文明积分制度实施以来,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效激发了群众在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建设中的“主人翁”热情。如,绥阳县蒲场镇新场村将矛盾纠纷调解、志愿爱心帮扶等内容纳入积分项目,通过定制“积分存折”,设置基础积分、正向积分、反向扣分、一次清零的评分体系将积分量化,将群众的日常善举“储存”。
二是聚焦文化名片砥砺精神文明之魂。绥阳县以诗歌转转会为抓手,持续开展诗词“七进”活动,深化巩固拓展“中华诗词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创建成果,不断擦亮“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诗乡”“中华诗词之家”等文化名片。全力打造诗歌文化空间和主题场景,将诗歌元素融入城市核心区域、旅游景区;将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市民乡风文明素养寓于文学作品之中,用诗歌助力全县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三是聚焦文明创建夯实精神文明之基。着力打造“四兴乡村”暨乡风文明示范村示范点,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按照“五个有”创建标准,推进全国文明村、全省文明村镇开展文明家庭示范点建设。按照“六个好”创建标准,结合《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建立文明校园动态评估机制,加强对全县市级文明校园的管理和督导。按照“七个一”创建标准,推动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单位创建,巩固拓展全省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指导推荐更多单位积极参与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四是聚焦文明实践筑牢精神文明之根。坚持把文明实践工作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内容,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全覆盖。整合宣传、文旅、卫健等单位资源,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县级总队+专业志愿服务队+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分队+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小队+文明实践点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